先锋领航·凝聚力量|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先锋领航·凝聚力量|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鼓舞人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表率示范作用,号召全体党员同志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对标模范的过程中积极担当。今天,让我们将镜头对准刚被重庆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9月,2018年11月成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1年2月成功通过验收。党支部秉持“强基、创新、融合、引领”的总体思路,以“三化”(规范化、创新化、标杆化)为导向,创建实施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持续优化升级打造“四型+”(学习型、规范型、先锋型、示范型)党支部,实现“向内的内涵式培育(支部内在质量)、向外的战斗力提升(支部的外在引领)”的双重再提升。
一、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学习型”支部
(一)抓学习内容,打造理论学习的“必修课”
支部以学为基,把理论学习抓在日常、抓在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要学习内容,扎实开展各项理论学习。
(二)抓重要节点,构建时事学习的“大平台”
支部成员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时,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支部开展“学、讲、宣、阐”四位一体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时,支部及时开展动员部署,制定“主动学习、主动宣讲、主动服务”三主动主题教育方案,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三)抓学习形式,创新思想建设的“主阵地”
支部创新学习形式,做好支部党员思想建设。每月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集中理论学习——“新时代·青年说”;每日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定期组织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踊跃参与特色党日活动,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教育工作,让特色党建招牌立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二、完善组织建设,打造“规范型”支部
(一)“龙头”领导,推动发展
支部委员会设支部书记与支部副书记各1名,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青年委员、统战委员、纪检委员等5名委员,共计7名。支委会成员顾大局、有担当。将支部建设工作与学院宣传工作结合起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党建+宣传”工作协同发展和联动建设。
(二)制度落实,夯实基础
党支部以党章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三)队伍壮大,凝聚力量
党员的发展工作是基层党支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着为党把关、为党选才的原则,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积极探索发展党员“1+2+5+N”模式,即1个入党申请人,对应2名培养联系人,历经党员发展5大环节,实现党员发展全过程N个动态管理。在发展中,注重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共产主义道德、科学文化、业务素质”六大素质的培养和考察,2022—2023年,累计发展26名党员。让每一次发展党员的过程,都是寻找党员初心的过程。
三、践行党员责任,打造“先锋型”支部
(一)明思笃行,做模范引领先锋
支部党员作为经管学院学生党员先锋队的“主力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表率、当先锋。自2020年以来,支部党员在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获国家级荣誉18人次,市级荣誉60人次,区级72人次,校、院级荣誉400人次。
(二)勇挑重担,临大局冲在前
党支部着力培养党员大局意识,爱国情怀,在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以李涵、袁超、蒲德光等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到“返家乡·党员三亮”活动中,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四、树立样板作用,打造“示范型“支部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过“校园网与社会网”有机结合,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学校与学院官方网站、“党韵经管”微信公众号对支部工作、活动进行报道,截止当前,发表文章共计700余次,累计浏览量近万余人,其中多项特色活动被“重庆日报”、“今日头条”、“永川日报”等外媒平台登刊报道,辐射影响校内、校外乃至全市、全国师生群众,充分发挥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力。
今后,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将在校党委和经管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挥标杆榜样作用,勇挑重担、争当表率、甘于奉献。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为学院、学校、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文章来源:学生第二党支部
图片来源:学生第二党支部
审核:荆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