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研素养与 AI 应用!屠娟教师赴北京大学参加高校骨干教师专项研修班
2025 年 8 月 8 日至 10 日,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和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支持下,屠娟教师参加由北京大学举办的“高校骨干教师科研素养提升与AI 应用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犹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各地高校骨干教师,引领他们共同探索科研新境界,为教育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吉林大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郭顺利带来的“人工智能催动的量化研究方法变化”主题讲授,宛如一盏明灯,为学员们照亮了人工智能与科研方法融合的新路径。郭教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量化研究方法的底层逻辑与应用模式。从数据收集的高效精准到模型构建的创新突破,再到结果分析的深度拓展,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潜力,为科研方法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焦丽珍围绕“数智时代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期刊论文发表”展开讲授,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学员们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学术成果发表方面的求知心田。焦主任结合当下数智时代的特点,详细阐述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期刊论文。从研究选题的前瞻性到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再到论文撰写的技巧性,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执行总编徐拥军的讲授,则将学员们的视野引向了学术出版的深层次领域。他深入剖析了当前学术出版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如出版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徐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发展路径,包括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学术出版融合等。这些前瞻性的观点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学员们打开了看待学术出版的新视角,激发了对学术生态改革的深入思考。
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高校骨干教师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这里,教师们不仅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知识和技术,还能与同行们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聆听专家的讲授、参与讨论与互动,教师们的科研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激发。同时,研修班也为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桥梁,促进了不同学科、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科研创新。
文章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编辑:陈彦竹
审核:荆秋叶

